中医传承|福州长安中医院带你了解中医传统疗法——“耳穴压豆疗法”
平时你对你的耳朵了解多少? 耳朵除了用来听声音的, 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? 耳,古称“窗笼”,《河间六书》称其为“听户”,《温热经纬·余师愚疫病篇》称之为“龙葱”。《灵枢·口问》“耳为宗脉之所聚”,指出了耳与全身经脉、脏腑的密切联系。 在福州长安中医院小儿脑病康复治疗过程中,耳穴压豆法是常用的治疗手段。 耳穴压豆疗法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,以丸代针,避免了针刺产生的疼痛和感染,没有药物的毒性作用或不良反应,基本无痛,也无刺伤内脏之虞,还可将刺激物长久固定于耳穴上,每天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按压刺激,效应持续而稳定,因而被人们称为“无痛苦、无创伤、无损害、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”。 1.辩证取穴与直接观察相结合。根据病情选定耳穴后,对耳廓进行观察有无脱屑、硬结、色素沉着等,出现以上变形、变色点的相应脏腑器官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,可以用耳穴贴压治疗。 2.压痛点探查。当身体患病时,往往在耳廓上出现压痛点,而这些压痛点,大多是压豆刺激所应选用的穴位。方法是,用前端圆滑的金属探捧或火柴棍,以近似相等的压力,在耳廓上探查,当探捧压迫痛点时,病人会呼痛、皱眉或出现躲闪动作。 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等,贴于0.6×0.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,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,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。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,每次1-2分钟。每次贴压后保持3-7天。 1.严重心脏病不宜使用,更不宜采用强刺激。 2.孕妇40天至3个月者不宜贴压,5个月后需治疗者,可轻刺激,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。 3.外耳患有疾患,如溃疡、炎症、感染、湿疹、过敏、冻疮破溃时,不宜采用贴压法。 1.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,以免脱落。 2.夏天易出汗,贴压耳穴不宜过多,时间不宜过长,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。 3.如对胶布过敏者,可用粘合纸代替。 4.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体位,如胆石症应取右侧卧位,冠心病取正坐位,泌尿系统结石取病侧上方的侧卧位等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